學齡前兒童營養不良、貧血和齲齒等常見病的檢出率及變化。方法:回顧性調查霍山縣2016年及2019年城區7所幼兒園兒童體檢資料,分析兒童體格發育及常見疾病的檢出率及變化趨勢。結果:2016年和2019年數據比較:兒童超重和肥胖檢出率上升,趨勢和性別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低體重、消瘦和生長遲緩性別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齲齒檢出率明顯上升,增長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貧血檢出率無明顯變化,趨勢和性別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學齡前兒童體格持續增長,速度較穩定,分析幼兒園的年度體檢資料可以全面了解學齡前兒童的發育水平及常見病檢出率和變化趨勢,為幼兒園有針對性開展衛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據。本文對2016年和2019年霍山縣城區7所幼兒園3~6歲兒童的年度體檢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霍山縣婦幼保健院承擔的城區7所幼兒園年度體檢資料。為盡可能避免樣本中個體重復,選取幼兒園3~6歲兒童2430例(其中男1287例,女1143例),霍山縣城區7所幼兒園3~6歲兒童3134例(男1700例,女1434例),研究對象排除急性患病兒童。
1.2方法
學齡前兒童健康檢查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全功能
兒童體檢工作站檢查均由霍山縣婦幼保健院承擔,由兒童保健科組織體檢隊到幼兒園統一開展,體檢項目包括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視力篩查、口腔、心肺檢查及血紅蛋白檢測等。受試兒童均脫鞋、穿單衣,由專人使用經過校正的標準體重和身高計測量身高(精確到0.1cm)及體重(精確到0.1kg);統一采集左手無名指血液,采用進行血紅蛋白(Hb)檢測。
1.3 診斷標準
兒童肥胖的判定標準為世界衛生組織(WHO)身高標準體重值,采用標準差計分法,體重高于中位數1個標準差為超重,高于2個標準差為肥胖。體重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以下為體重低下;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為生長遲緩;體重低于同性別、同身高參照人群值的均值減2SD為消瘦[1]。貧血:血紅蛋白(Hb)降低,6個月~6歲<110g/L[2]。齲齒診斷標準采用第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方案中的齲齒檢查方法和標準。